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有四个孩子,他最得意并让人羡慕的不是这些子女(或自己)的成就,而是他们都是好人,都有了好性格。
从《慢养:给孩子一个好性格》一书中,我不仅了解到孩子需要慢养,事业其实也需要。它给我的启示还在于:回归慢生活是一种趋势。
对于没有那么多子女需要抚养的年轻人来说,“慢养”事业是阅读该书所需延伸思考的话题。
记得,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一书的作者史蒂芬·柯维说过,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,必须循序渐进。“小孩子先学会翻身、坐立、爬行,然后才学会走路、跑步。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,而且需要时间,没有一步可以省略。同样地,人生的各个层面,求职、与同事相处,家庭、婚姻等,莫不如此。”
以前不得其解,今日与《慢养》对照阅读,得以豁然开朗。
以下是我的阅读感触。
1、沟通与自信是生活与事业的主轴。我有机会采访了黑幼龙先生,这位70岁的长者只要张口说话便笑颜满满(本以为是天生的,一看他不平坦的经历,能推测是后来培养的)。他最愿意重复的就是“沟通”和“自信”。
养孩子要平等沟通,做工作要及时沟通。而你要掌握沟通的本领,必不可少要充满自信。我们是否又忘记了,成功的绝大多数取决于情商:自信、热诚、沟通、人际关系。
2、“沟通”与“自信”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矫造的,这需要好性格。好性格无疑需“慢养”。
现今的你我都很狂躁,张口破骂的习惯就是一种体现。黑先生的四个孩子也为人父母,《慢养》一书是他们一家人的成果,每个成员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,都有各自的文章。
毫无疑问,我们从这本书得到的观点和古训一样:孩子长大后,最怀念的不是汽车、房子、财产,甚至不是最好的学校。他们最怀念父母的,是父母帮助培养了好性格。
3、好性格是漫长的过程。别以为黑幼龙的谆谆教导就让这些孩子们健康、快乐的成长起来了,并拥有了好性格。其实不然。
“孩子们正是青少年时期,非常叛逆。有一天,我们的几位邻居来抗议,说对四个孩子管教不当,让孩子们满口粗话,行为不检。我那时心情真的好低落,甚至很生气,真的觉得非常没面子。”文章中,你能看到这些孩子是多么的叛逆。
4、学校成绩那么重要吗?黑幼龙自己没有上过名牌大学,他爱人是名牌大学生,是乖乖女。四个子女中,老二学习非常差,不过他爱人在文章中写到:孩子功课不好,再惨能有黑幼龙糟吗?没有,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。
他们俩的教学方法是:对孩子的功课学业完全不管。这一条,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,
当然,从书中,我们还能了解到如何处理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。并不能说黑家没有任何矛盾,他们的矛盾依旧存在,但看了他们如何坦诚沟通,你我都会有心得。
还是来记住其中发自肺腑的声音吧:
◎ 孩子,传承父母的不只是血浓于水的血脉关系,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,随着岁月流转保留下来。
◎ 家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,有人在这儿得到爱,有些人却得到伤害。
◎ 父母给孩子爱的时候,应该想想,你给孩子的是控制、伤害,还是真正无怨无悔的爱?爱,是慢慢“养”出来的。
◎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,那么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自己选择、勇于承担的机会。
◎ 赞美,是老师和父母手中拥有的“魔法棒”!只要父母对孩子说“哇,你真的好棒!”,短短一句话,可能就改变他的一生。
◎ 要消除孩子之间的嫉妒情绪,除了对待他们要公平外,在他们来告状的时候,我就不理会,或者跟他说:你去跟哥哥讲,不要来找我。
评论